金县令听后,虽然心中对此物的工作原理感到好奇,但仍有些保留,半信半疑地问:“这东西真的有你说的那么神奇吗?”
青竹点了点头。
“大人要是不放心的话,可以先在我家里试验一下。回头您要是觉得好的话,就可以推荐给百姓吧,这样他们也能在冬日里娶的温暖的,对了,我看咱们这边的气候挺不错的,挺适合种桑养蚕,到时候有了桑蚕,再进行布料的制作,您觉得怎么样?”
整个西柳县的气候条件得天独厚,四季分明,雨量充沛且分布均匀,这样的自然环境为农业生产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。无论是水稻的种植还是桑蚕的养殖,这里都具备了适宜的气候环境。
在这样的背景下,青竹心中萌生了一个想法,那就是进一步发展西柳县的农业产业。
她认为,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,可以充分利用这里的气候优势,提升农业产值,从而带动整个县域经济的发展。
青竹和金县令说这个就是希望能够得到他的支持和帮助。
然而,金县令听到青竹的一番话后,却显得有些惊讶,他目不转睛地看着青竹,似乎在评估她的提议的可行性。
随后,他无奈地叹了口气,语气中透露出一丝沉重。
“咱们西柳县是整个安州城里边最穷的县,就算是你说的那些法子都能通行又怎么样。这种桑养蚕织布哪一件不是投资极大的。商人重利,谁会投这个钱啊。哎……”
青竹在听到金县令的话后,陷入了短暂的沉思。
她的眼神中透露出一丝思索的光芒,仿佛在权衡着某个重大的决定。周围的空气似乎也因为她的沉默而变得凝重起来。
片刻之后,青竹缓缓抬起头,目光坚定而严肃地注视着坐在对面的金县令。
她的眼神中没有了先前的犹豫,取而代之的是一股不容置疑的决心。
“大人,”青竹的声音清晰而坚定,打破了房间内的沉默,“如果我愿意出资,您认为如何?”
金县令被青竹的突然表态惊讶得瞪大了眼睛。
他没想到这臭小子竟然有这么大的魄力。
他不由得重新审视起眼前的人,试图从她坚毅的面容中寻找答案。
“你说你要出资,”金县令的语气中带着几分不可思议,“你可知道,这需要投入的资金数额巨大,不是几百两、几千两银子就能轻易承担的。而且,这是一桩长期的投资,三五年之内可能都难以看到任何回报。你确定你还想这么做吗?”
面对金县令的追问,青竹没有丝毫的迟疑。她点了点头,眼神中闪烁着坚定的光芒,仿佛已经做好了充分的准备,去面对未来可能出现的一切挑战。
“是的,大人,我已经考虑清楚了。”青竹的声音中透露出不容置疑的坚决,“我愿意出资。”
金县令看着青竹,眼中的惊讶逐渐转化为赞许。
“小伙子有魄力,你想做什么就去做吧,只要我能帮得上忙,绝不推辞。”
青竹与金县令就火坑问题进行了简短的交流。
讨论结束后,金夫人热情地邀请青竹留下来吃午饭。她坚持的态度让青竹无法拒绝。
餐桌上,当饭菜端上来的时候,金县令露出了难以置信的表情。
一盘色泽诱人的红烧肉和香喷喷的米饭摆在眼前,他惊讶地问道:“我们家的米不是已经吃完了吗?这米和肉是从哪里来的?”
金县令的生活并不宽裕,每月的俸禄有限,吃肉对他们家来说是一种奢侈,通常一个月只能吃上一两次。他们向来都是买一点点肉回家简单烹饪,像今天这样丰盛的菜肴,几乎是前所未有的。
金夫人有些尴尬地望向青竹,眼神中带着一丝歉意。她轻声解释道:“是青竹兄弟带来的。”